CT輻射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正常人承受的最*大輻射是多少
來源:
公司名:管理員
瀏覽:25
發布日期:2021-07-24 10:54:18【大 中 小】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出現一些大腦或者是內臟疾病,甚至看牙醫的時候醫生都會進行CT檢查來判斷病情,現在CT檢查已經很普遍了,但很多人,包括CT設備操作者,對CT檢查潛在的輻射照射風險認知還不夠到位,甚至毫無概念。
工作相關人員一年不超過:20毫希(連續五年每年平均不超過50毫希)
小于100毫希 沒反應
超過4000毫希,有50%的死亡率
超過6000毫希時,over
那么CT是什么呢?CT(Computed Tomography)就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射線,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從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開始到1972年****臺X-CT機誕生,CT技術開始在醫學影像技術上的運用,隨著技術不斷發展,一路走來已經發展出多排螺旋CT,PET/CT等融合一體機,錐形束CT(CBCT),雙X射線源CT,能譜CT,吊頂式術中CT系統,數字斷層合成(DTS)等技術設備。
CT在人體科學與臨床醫學運用中功勛卓著,為疾病預防與診治開創不可替代的技術手段,但是CT在日常醫療實際運用中常常存在不規范問題,尤其是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CT檢查,使患者受到的輻射劑量增加。那么一般醫療檢查每次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在什么水平?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醫療檢查運用對應的照射劑量:每年天然輻射源對成年人造成的平均有效劑量約為2.4 mSv,即使是福島附近居民在事故發生三個月內受到的輻射劑量****,但也只有1-5 mSv,而一次CT掃描的輻射水平有2-15mSv,相當于人每年受到自然輻射劑量的1-6倍,相當于去福島逛了1-3趟。依照我國輻射防護要求規定除天然照射外,公眾每年接受到的輻照有效劑量限值不得超過1mSv,職業人員每年有效劑量不超過20mSv(連續5年平均,任一年不超過50mSv)。雖然CT檢查屬于醫療照射,不適用限制值標準,但人體能承受的輻照劑量是有限的,隨著劑量的增大,會造成部分機體細胞受損,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時,增加公眾群體誘發癌癥等隨機性效應發生的概率風險。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對于輻射防護要求提出三原則,即正當性,防護****化,個人劑量限值。在個人醫療CT運用上的輻射防護要求體現在于在做X-CT掃描檢驗之前應當對檢查的正當性做出判斷;成像過程****化,即以患者受照劑量最小而盡可能多地獲得臨床所需診斷信息??偟膩碚f就是減少不必要的受照劑量。當然,并不是說CT存在輻射我們就要排斥,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存在輻射像陽光照射,使用電子設備,乘坐飛機等,但是日常輻照的水平比較低,例如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是0.1mSv,每天吸20支煙年劑量是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的劑量<0.01mmSv。對待CT檢查要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權衡利弊,當患病需要借助CT來做檢查的時候優先考量的是治病,當無需CT來做檢查的時候就要避免不必要的照射了。
當然,并不是說CT存在輻射我們就要排斥,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存在輻射像陽光照射,使用電子設備,乘坐飛機等,但是日常輻照的水平比較低,例如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是0.1mSv,每天吸20支煙年劑量是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的劑量<0.01mmSv。對待CT檢查要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權衡利弊,當患病需要借助CT來做檢查的時候優先考量的是治病,當無需CT來做檢查的時候就要避免不必要的照射了。
來源:核與輻射第二課堂